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敬老节,重阳节要吃重阳糕,民间要蒸重阳糕孝敬老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人人爱吃。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南朝时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现在仍流行。
重阳糕上要插一面重阳旗。重阳旗的制作很有讲究,一般剪成近似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红绿纸,切出牙边,旗面刻出水浪云丝等各色花样,中央粘一圆形金纸片,以竹篾制作旗杆。一块糕上插一杆小旗,一板几十块重阳糕插上几十面小旗,招人眼目。小孩最喜欢,上街必缠着大人买,吃了糕,还留下一面小旗在手上玩。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为什么要吃重阳糕呢?民俗专家解释说,因重阳节民间有登高习俗,而登高的“高”与“糕”同音,吃糕图个吉利,取“步步登高”、“百事俱高”之意。
做法一
原料:相粉(即3成糯米粉,7成粳米粉)2000克,黑麻沙200克,白砂糖800克,糯米粉250克。麦青汁(绿色),莲子汁(白色),松花粉(黄色),玫瑰浆(红色),可可粉(咖啡色)五种芳香植物原料分别加入相粉制成色浆。
做法:
1、将相粉铺一层在蒸笼格上,中间均匀夹上黑麻沙,再用相粉盖在上面铺均匀,刮平淋上色浆(通常是一笼一色),在撒上白砂糖、瓜子肉、黑白芝麻上蒸笼蒸15~20分钟。
2、揭盖后,切成菱形块状,装盒时插上象征吉祥的小旗即可。
做法二
原料:粳米500克,糯米粉1500克,核桃20克,西瓜子仁20克,红豆沙500克,白砂糖400克,香精3克,食用色素2克,玫瑰花5克
特色:色分5层,口味甜,松,香,糯。
做法:
1、将豆沙,白糖200克,镶粉(粳米、糯米粉)500克,拌和成豆沙馅心。
2、白糖200克熬成糖油,然后与镶粉1500克,香草香精水一起炒和擦透。擦粉时须搀一些水,擦成干潮适中的糕面。将擦好的糕面静置几小时待其浸润,然后分成3块,一块染红,一块染绿,一块本色。
3、每块糕面用细绷筛筛成细粉,除去粗粉块,将白糕粉做底铺在长方形木格底层,上面铺一层豆沙馅心,再铺上一层绿色糕面,上面再铺上另一半豆沙馅心,最上面铺上红色糕面,在表面撒上玫瑰花,核桃肉,瓜子仁等,即成5层不同颜色的重阳糕生坯。
4、将糕坯放在笼中,用旺火蒸约25分钟即熟。糕成熟后,覆盖在清洁的板上,待冷却后再翻过来,用刀切成小梭子形块60块装盘。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