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不为孩子得到的而欣慰,老为孩子失去的而遗憾,这就是今天中国孩子最大的悲哀。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作别的孩子的复制品。
1
大多不爱学习的孩子,都是因为在学习中体验不到成就感。
孩子的学习生涯中,如果总是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指责,基本得不到表扬和鼓励的话,很容易挫伤其学习信心。
有个女孩和我说,妈妈给她报了五个兴趣班,她只对其中的三个有点兴趣,另外两个一点兴趣也没有。三个之中,她最喜欢的是电子琴班,因为她爸爸妈妈都不会电子琴,每次她弹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夸她,她就特别高兴;她最不喜欢的是数学班,因为她爸爸是数学老师,每次她做出难题同学们都说她棒,她爸爸却说:“这么简单的题做出来了有什么可沾沾自喜的?”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老农民的孩子能考上了清华,而教授的孩子连大学也考不上的原因。因为老农民永远对孩子满足,孩子永远是从成就中走来;教授看孩子怎么看也不如他的学生,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笨。
2
很多爸爸妈妈最常和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瞧人家……”,似乎别人家的孩子都是金子,只有自己的孩子是沙子。一旦爸爸妈妈的标杆超越孩子的水平,就总会对孩子不满足,久而久之,孩子只会越来越没有成就感。
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工作,他儿子在美国读书,他说校园里有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同时在操场上打篮球,中国孩子10个球进了9个,中国妈妈不满意。美国孩子10个球进了1个,美国妈妈拼命鼓掌。中国孩子说美国妈妈有病,美国妈妈特别奇怪,因为她觉得进1个球就比没进强。
最后的结果是,充满自豪感的是进了1个球的美国孩子,充满自卑感的是进了9个球的中国孩子。我们不为孩子得到的而欣慰,老为孩子失去的而遗憾,这就是今天中国孩子最大的悲哀。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作别的孩子的复制品。
3
一个孩子愿意做一件事,除了好奇心、责任感等,往往更由于以前有过良好的体验。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到:学龄期6—12岁的孩子正处于勤奋对自卑的冲突时期,如果他们能通过努力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他们就会形成自卑感。
小孩子要鼓励,要给他们成功的体验,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尤其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更需要家庭的肯定和鼓励,因为他们在学习上很难找到自信。
因此,家长最好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信自强的品质,留心观察孩子的点滴进步并给予鼓励,多用类似下面的语言:
1、虽然你那么累了,但还是坚持完成了,真不容易!
2、这次完成作业的时间比以前短了一刻钟,有进步!
3、这个问题虽然你不会,但是你现在不用发脾气的方式表达了,妈妈很高兴!
......
学习固然有枯燥的一面,但还有发散思维的乐趣、解出难题的满足以及收获成绩的愉悦体验,这些都是其他娱乐活动所不能实现的。
家长一定不要吝啬你的鼓励和认可,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让孩子不断进步,不断攀登成绩的新高峰!
4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其实永不放弃自我成长,才是家长给孩子同时也是给自己的最好教育!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