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过很多的天才故事。
这种天才故事的结构往往是:这些牛人小时候如何笨,后来如何智慧。
譬如,有个孩子生下来就有些奇怪,脑袋大,但是肢体不协调,行动很笨拙,还被猜测是否是个畸形儿。这个人,他叫爱因斯坦。
譬如,有个孩子连1+1等于几都算不出来,内向木讷,被老师同学讥笑、排挤,以至于一度退学。这个人,他叫牛顿。
譬如,有个孩子三岁才会说话,别人都以为他是智障儿。这个人,他是氢弹之父特勒。
譬如,有个孩子一直到九岁才学会二十六个字母,到十二岁才识字。这个人,他是美国总统威尔逊。
这些历史名人的童年经历最后往往被当做传奇故事,或者被当做励志鸡汤去传颂。所以,我们耳朵里听一听,也就过了。总之,跟自己没那么多关系。
可是,这些名人们、天才们小时候真的很笨吗?未必。事实上,他们从小就很特别,以自己的方式向这个世界展示出他们的与众不同。而他们的父母、家人,恰恰接纳了他们的“与众不同”。
譬如,爱因斯坦小时候不爱跟小朋友玩,还爱独自躲到角度里瞎鼓捣,他的父母不但没有逼他、刻意去训练他更“外向”,而是支持他的瞎鼓捣。
譬如牛顿小时候被退学后,在家里的农场干家务活,结果总是错误百出、心不在焉,还在家里弄些乱七八糟的零件瞎琢磨。他的父母不但没有批评指责,反倒给他提供更好的受教育途径。
你看,把天才故事讲成“打小笨得一塌糊涂”,尔后又如何惊艳世人,其实就把这些故事变得玄乎了。好像这些天才们脑袋里装了一个开关,在小的时候没有开启,长大后突然有如神助,于是乎一鸣惊人了。
真相才不是这样。
这些天才们,他们小时候就有自己的天赋所在。就像每一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天赋一样。幸运的是,他们的天赋更容易被识别,于是得到了充分的接纳、尊重,并获得了肯定与支持。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过一句话:
野草是什么?一株优点尚未被发掘的植物。
“伯乐相马”的故事相信大家也都很熟悉:
春秋人孙阳,人称伯乐,因为对马相当有研究,受楚王委托去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历经许多周折,伯乐相中了一匹马,并带着这马来到楚王面前。楚王一见,马儿瘦得不成样子,便认为伯乐愚弄了他。在伯乐的坚持下,楚王将信将疑,命马夫尽心喂马,果然不久,它就变得精壮神骏。骑上它,便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到百里之外了。
相马不仅仅是门技术,更是门艺术。伯乐之所以选中这匹枯瘦如柴的马,首要前提就在于他爱马、愿意接近马并对马有足够的了解,才能透过表象看到它的潜能(或优势)所在。养孩子同样如此,不仅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育儿经验,同时还需要父母有足够的爱和包容、尊重与理解。
“多元智能之父”加德纳认为,每个儿童都是潜在的天才儿童。即,每个孩子都是“千里马”。而父母——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孩子潜能的第一发现者和引导者,怎样看待孩子、秉持怎样的育儿观、为孩子提供怎样的成长环境,将直接决定孩子发展的高度、决定孩子把多少潜质培养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千里马”被埋没了,原因就在于父母并未从孩子出发,并未正视孩子自身的特点、发现孩子的优势所在并试图去发展它。相反,我们的父母大多数时候只看到孩子的问题所在,并无限放大它。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