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是一种表现为言语节奏、节律异常的语言障碍,原因也因人而异,究竟是那些原因造成儿童口吃,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小孩为什么会口吃
一、家庭遗传影响
父母、兄弟或是家族中其他成员,曾经有口吃问题,会提高孩子患口吃的机率,大约达65%。遗传学家调查了大量研究数据后发现,口吃可由决定声带音质的遗传因子遗传给下一代。
但这种遗传优势并不明显,且经过训练可以纠正过来。
二、模仿他人形成
口吃的感染性很强,由于儿童的语言机能不完善,容易受他人影响,模仿有口吃的人讲话,就可能形成口吃。
但是因为模仿造成的口吃是短暂的,不会因此发展成真正的口吃,这类型的口吃现象是可以随着时间渐渐恢复更正回来的。
三、精神因素
孩子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还不成熟,如果遇到让他觉得有压力的事情或受到威胁的感受,可能会以口吃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父母正常、家庭不和、父母亲的惩罚或责骂、要求孩子把话说得很清楚标准、都可能导致儿童口吃。
如果父母未能及时有效缓解孩子的紧张心理,也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口吃。
四、父母要求过急
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有一段时期叫做“正常的不流畅”,当孩子在学习说话阶段,发音不准或咬字不清晰时,父母急于矫正,以至于孩子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结果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一说话就紧张,担心说错话。
当孩子的语言表达跟不上思维的速度时,就可能出现口吃。
五、强行纠正“左撇子”习惯
研究表明,习惯于用右手的人,大脑优势半球在左侧;习惯于用左手的人,大脑优势半球在右侧。
如果父母强迫左撇子的孩子改用右手拿筷子吃饭,幼儿园老师强迫孩子改用右手拿剪刀做手工,都可能使得孩子的大脑在形成语言优势半球的过程中出现功能混乱,导致口吃发生。
六、言语协调性
流畅的说话需要一定程度的言语肌肉协调与时间顺序上的配合。
有些孩子的口腔肌肉发展较慢,例如:只给宝宝喝牛奶副食品介入太晚、只吃软质食物等,这些缺乏咀嚼经验的孩子言语协调性发展较慢可能成为口吃的原因之一。
口吃多半发生在2~5岁左右的儿童,其中大多数不经过任何治疗也会自己改善。但家长了解了孩子口吃的原因,应该尽早发现,并正确对待,及早纠正,避免发展成成年人口吃。
口吃如何治疗
首先,消除心理紧张因素。无忧无虑,快乐的心情有助于预防和消除说话时的紧张。说错了不训斥,引导孩子讲话时放慢速度,耐心诱导是治疗口吃的“良药”。其次,加强言语训练。学龄前期儿童不必进行特殊的言语训练,幼儿发音功能不完全,词汇有限,吐字常有重复,对于这种生理现象主要是指导和劝告父母及养育者,让儿童得到一个自然松弛的说话环境,使口吃自然消失。学龄期儿童则要进行言语矫正训练,口吃儿童大都对单词的第一个字发音感到困难,发音过急过重,常卡在此处。所以要诱导孩子发好单词第一个字音。可以轻轻地发出字的声母,然后与韵母拼合,拼出字音,再慢慢地向第二个音滑动,这是矫正口吃的诀窍。系统训练方案包括肌肉放松、协调呼吸和说话、控制言语速度、延长元音的发音等措施,掌握正确的语速、语调和节律。具体的方法是,练习呼吸均匀、平稳、缓慢,练习发辅音,四声。
平时通过念唱儿歌、诵读古诗、讲述故事等语言形式多进行自我训练。再逐渐通过家庭对话、课堂提问等形式帮助口吃儿童面对他人。然后在公共场所训练讲话,多肯定、鼓励和帮助他们。配合行为强化的方法,有进步就奖励,使口吃儿童增强自信。多种精神药物可以引发口吃,一些能够引发口吃的药物在另外一些人身上又可以用来治疗口吃。如:三氟拉嗪、甲硫哒嗪、氟哌啶醇、氯丙咪嗪、帕罗西汀等,适用于难治性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