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我们班一下子增加了8名全托的孩子,其中有6名是从其他幼儿园转来的新生。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生活,孩子们的心理、情感、人际交往许多方面不可避免地产生种种不适。
幼儿的心理情绪反应最为强烈的是放学到晚睡这一段时间,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被家长接走,全托幼儿想家想爸爸、妈妈的情绪在那一刻被强烈勾起,有的扁着双唇想哭,有的撅着小嘴表示心里生气,有的一声不响,伤神失望,在他们要离开活动室到餐厅用晚餐时,有三名幼儿每天必哭。
看着泪眼迷蒙的小眼睛,我不能够哄骗孩子或趁他们不注意就下班走开,那只会增加他们对新环境、新老师的不信任,变得更紧张、焦虑。我要让他们接受、愿意亲近值夜班的郑老师和陈老师。
“郑老师和陈老师在这里陪着你们吃饭,吃完饭还带你们做好玩的游戏,我现在去给你们买东西。”
“老师,你一定不要骗我,买了东西一定要回来看我。”
我担心“回家”的字眼会刺激孩子。我告诉孩子,我去买东西,路很远,要很晚才能回得来,而且我也“不”回家,我在楼上跟中班的大哥哥们住大床,你们在一楼住小床,等你们长大了,我带你们一起到楼上住大床。孩子们相信了,心安了。第二天我给孩子送上小礼物以表示安慰、鼓励和爱。
周五,孩子们盼来了回家的日子,显得特别高兴而乖巧。这些天闹得不轻的嘉豪凑近我的耳根说:“老师,今天我回家了,如果晚上你想我就打电话给我吧。”
“今天晚上我也回家,我不要想你。”我故意逗笑。
“那你什么时候想就打吧,不过我没有手机,你打给我爸爸说找我,就可以听到我的声音了,我回家做好多礼物送给你。”
我慢慢走进了孩子的心里,得到了孩子的信任和爱,使孩子喜欢并且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集体生活里学习情感态度和行动上的自立。这是我专业道路上一次深刻的体验和进步。
关爱学生,用心去交流
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爱心,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由此可见,“亲师”是“信道”的前提。“亲”的程度越深,师生心理距离越近,交流的渠道就会越畅通,心理疏导工作就越容易取得成果。
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人。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例如,身体素质,发育情况,认知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才能等,都各不相同。教师应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软""硬"兼施,巧治学生心病
所谓"软""硬"兼施,即"耐心"与"严厉"相结合。"耐心"一直被教育工作者奉为"法宝",在具体工作中也都努力去将它付诸实践。而"严厉"却往往被视为"粗暴"的别称,因此,许多老师把"耐心"与"严厉"尖锐地对立起来,认为水火不相容。其实,他们完全可以有机的统一起来,并且可以巧妙地根治学生的心病。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