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创造力,你可能总会想到一些创意绘画或创意小物件。
当然,创造力不止这些,只要你对旧的信息或物体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奇的想法或实体,都算创造力。今天这篇文章,一位《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的用心读者介绍了自己对联想性思维的理解,快来看看对你有没有启发吧。
前两天翻看笔记的时候,翻到了一篇无印良品设计奖作品的文章。
这些设计,乍一看耳目一新,但是细一想,却发现它们所利用的那些生活元素,我们竟然都知道。只不过,是那些设计师把那些生活的元素,重新整合在一起,于是便出现了这些不可思议的东西。
不仅如此,环顾我们周围那些让我们产生便利的发明,共享单车、外卖系统、线上支付、甚至日嚣尘上的 VR 技术等等,其实都是这个原理,它们都是通过把以往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进行创新整合。如果说创造力,又有什么比这些更有说服力呢?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西蒙顿教授,在研究了科学家的创意过程后发现,那些所谓的新创意,其实来自于人脑对旧知识进行的几乎随机的重新组合。乔布斯也曾说过,创造力是把东西连接起来而已。
而培养创造力的一个关键能力,就叫联想性思维。
所谓联想性思维就是,去寻找看似不相关的东西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关联性,融会贯通,然后进行各个维度的重组,激发创造性。
那么,我们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联想性思维呢?
以下我从叨叨魏的专栏上整理出一些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方法,一起学习探讨(感谢专栏留言家长提供的小经验):
第一:两种东西相似点的联想
这应该是最简单的练习方式了。比如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做一些两样东西有什么相同点的游戏。电视机和微波炉有什么共同点呀,人和外面的天气变化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呀,书和电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啊?甚至叨叨魏还问过她女儿,门牌号上面的78和爸爸有什么有什么共同点呢?“你是78年出生的,它是78号。”
第二:两个物体结合到一起还能做什么
如果把西瓜和橡皮结合到一起可以做什么,比如西瓜味的橡皮,西瓜形状的橡皮。灯和抱枕结合在一起可以做什么?在专栏的评论区下,有一位家长留言说,孩子滑滑板的时候,还会同时扔飞碟让他接。这其实都是联想性思维的练习。
赵昱鲲老师还在他的一篇《培养孩子创造力,先搞懂大脑》中给出了一个很好玩的远程联想的游戏叫″哑巴画画″,你不妨和孩子试试:
在一张白纸上,他在一边画,孩子在另一边画,画一半后看对方画了什么,想办法把整个图连起来变成一张整合的图。
上面那张图就是他和孩子第一次尝试的作品,左边的花是孩子画的,右上角的兔子是他画的,画完之后,他们俩想了一会儿,然后他在下面画了草地,因为草地上长出花,兔子又可以吃草。这就是一个从生活场景出发,从孩子熟悉的东西入手的″远程联想″练习。
第三:从一个东西联想到其他东西
天上的白云像什么?地上的水洼像什么、有什么作用?树叶的颜色可以想到什么东西?这些都可以成为和孩子日常的对话,把孩子以往认知的事物与之联系在一起。有时候,孩子会说一些自己难以想象的东西,那就再问问他,为什么像,他一定会给你一个他很得意的答案。
坐飞机或等车等无聊的时候,和孩子一起玩一个游戏,比如从圆形出发,比赛说出和圆形有关的东西,你说一个孩子说一个,就这样一直说下去。
再比如给一些常见的东西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有一位家长就拿小猫咪为例,和孩子玩过这个游戏,他们说了好多类似″爱睡觉的小猫咪”“爱画画的小猫咪”“戴帽子的小猫咪”,经过大人的引导,还说出了“爱乐于助人的小猫咪”“爱上幼儿园的小猫咪”等等带有好的品质的小猫咪。
第四:增加一些维度和场景
比如两个东西的共同点联想变成三个或更多。比如书包、电脑和房子有什么共同点。大人、孩子和医院放在一起还可以怎么玩。
再比如,找这三个词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看孩子能不能找到第四个词,能跟这三个词都联系起来。比如这三个词:″远行–红军–火箭″,什么词跟这三个词都能联系起来呢?是″长征″,因为长征从字面意义上看,是远行的意思,从历史上看,红军长征的故事很有名,然后我国又有一系列火箭叫″长征,从“长征一号”到现在的″长征十一号″。
还可以给出三个词去拼凑一个故事,比如,用下雨天、小兔子、回家这三个普通的词去一起编一个故事,起初故事可能很平淡,但是当你们不断的去填充那些细节的时候,你会发现最后很可能出来一部奇幻的冒险故事,可以有惊险的遭遇、感人的情节。
第五:利用好平时玩的玩具锻炼孩子的联想性思维
尤其是构建类的玩具,叨叨魏就说过,如果只给孩子选择一样玩具,那他会选择构建类的玩具,比如积木。像积木、橡皮泥这类玩具,孩子可以用玩具不同的组合或形状去重现那些他们喜欢的东西,很容易就和日常的一些所见所闻建立了联系。不仅如此,同时还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在玩其他玩具的时候,偶尔引导孩子去把那些玩具玩出新花样,也让孩子从多个角度去了解自己经常玩的玩具。总之,″玩″是孩子学习的好途径,利用好这个途径,事半功倍。
最后提一下,锻炼孩子联想性思维就是突破现实中的种种不可能,所以我们大人也要暂时放弃那些脑海中已经成型的经验,去和孩子一起放开想象力。这不是不切实际,而是告诉孩子——这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有,就去用想象力实现它。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