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喂奶又是换尿布的,各种原因试了一遍也止不住他哭闹,别提多头疼了。其实不是我们宝宝难伺候,而是当家长的你们没读懂我们的心声呐!
哭闹语言一:饿了
几乎宝宝一哭,家长就会觉得:该吃奶了。确实,宝宝因为肚子饿哭闹的概率是很高的。
新生儿宝宝每隔2、3个小时就需要喂一次奶,如果没有及时满足他,那肯定是会大声哭闹一番的。
这个时候妈妈只要伸手去抱他,他立马就熟门熟路地拱向妈妈胸部找食了。
其实在宝宝哭闹以前,他就通过自己的小动作向家长表达过“饿”的欲望了,比如:嘬手指、吐舌头、扭身子等,只是家长没有读懂他的语言,才急得他哇哇大哭。
家长不要在宝宝一哭闹就立即喂食,这对宝宝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是不利的。长此以往,宝宝会直接忽略掉想吃饭的小动作或者其它表达,直接选择大哭来提醒家长“到饭点了”。
家长应该在平时多观察宝宝的进餐习惯,和进餐前后情绪的变化,渐渐地就能在适合的时间里喂养宝宝,满足宝宝需求。
哭闹语言二:累了
新生儿每天的大半时间还是需要在睡眠过程中度过的。对于新生幼儿来说,一切都新奇又好玩,宝宝经常会强撑着困意坚持玩耍。虽然他的心理还很想玩,但是身体已经无法负荷,到了一个爆点,就会哼哼唧唧哭闹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玩得好好的,一件很微小的事就导致宝宝大哭不止。其实人家只是困了,而你又刚刚“引爆”瞌睡虫,不闹你闹谁呢!
家长应该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观察宝宝疲惫的状态,及时阻止宝宝继续玩耍的行为。给宝宝一套自己的睡前小仪式,比如:吃奶、玩耍、洗澡、讲故事、睡觉。
让宝宝自觉知道他的下一步是要做什么,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规律的睡眠作息。
哭闹语言三:尿了/拉了
宝宝在尿裤子、尿床之后也会用哭声表达情绪,一般哭声较轻,还伴随着蹬腿动作。尤其是裹着纸尿裤的宝宝,长时间被包裹在封闭、闷热的环境里,宝宝屁屁很容易不适,感到潮湿、刺痒,如果再加上排尿、排便,不哭才怪呢!
家长应该保持宝宝屁屁干爽,每个宝宝的排泄时间不一样,更换尿不湿的频率也不同。家长要主动查看宝宝尿不湿的状态,发现宝宝不适或者尿不湿已被浸湿,就要立即更换。
不然,宝宝长时间裹在湿热的尿不湿里,很容易导致红屁屁现象。
哭闹语言四:寂寞了
是的,宝宝也会寂寞。宝宝在还是胎儿的时候,每天都有妈妈心跳的陪伴,出生以后也会怀念那种安全、温暖的感觉。
宝宝有时哭闹只是因为想要陪伴、要抱抱,尤其是来自妈妈的。君不见好多宝宝离开妈妈一会儿就哭得不行,只要一进入妈妈怀里,立马就止住了哭声。
妈妈的抱抱是最好的解药。如果宝宝想要亲近,那妈妈最好还是给他一个大大的抱抱,适当的亲吻、抚摸也是很好安抚宝宝情绪的方式。
哭闹语言五:冷了/热了
新生儿的体温其实是比成人高一些的。只是因为宝宝还不会调节自己的体温,所以当他遇到太冷或太热的环境时,自己无法调节体温适应,就会因为不适而哭闹。
尽量不要带孩子出入温差较大的环境,室内温度最好在24°C左右。另外,很多家长都觉得应该给孩子多穿些衣服,以免孩子受凉。
其实孩子和家长穿差不多厚度的衣服就可以了,最多给孩子备上一件外套方便冷暖添衣,过度保护对孩子抵抗力的形成是不利的。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