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感冒、鼻炎、咽炎等。中耳与鼻、咽管相通。当鼻咽部存在大量细菌的时候,这些病原体就很容易进入耳部。所以,宝宝感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异常。
2、游泳
游泳时,如果游泳池里人较多,清洁卫生又做得不是很到位的时候,水中的细菌或消毒剂会通过孩子的鼻、口进入体内,导致感冒,进而引起中耳炎。
3、疲劳
睡眠不足或体力消耗过大,是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生活有规律、饮食营养均衡再加上适量运动对于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要让孩子玩得太累,而且一定要让他得到充分的休息。
4、集体生活
在幼儿园里,孩子接触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增加患中耳炎的可能性。
5、治疗中断
通常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几天药后症状就会得到缓解甚至消失,这时不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就认为孩子已经好了,停止吃药和治疗。中途停止治疗是急性中耳炎长期不愈甚至转为慢性的原因之一。
6、经常挖耳道
不注意耳道的卫生,经常挖耳道也会导致孩儿发生中耳炎。
1、避免感冒
得了中耳炎的孩子,要避免感冒,因为感冒会导致中耳炎的发生的可能性增高。
2、充分的睡眠
让孩子有充分的睡眠,睡觉的时候,可以垫高一下头部,减少而耳道内的充血导致的肿胀。
3、发烧后及时补水
孩子发烧的时候及时的补充水分,因为发烧会使得孩子的身体里的水分通过发热而散失掉,并且在给孩子补充水分的时候应该补充一些实质性的水溶液,比如蜜糖水,牛奶等。
4、勤剪指甲
孩子会出现耳痛和耳朵不舒服的现象,年龄太小的孩子不会表达,可能表现出躁动不安,或去拉扯受感染的耳朵,应给孩子剪短指甲,避免孩子抓挖耳朵。
5、清理耳垢需要去医院
如果耳垢比较少的话,不需要清理。但是,如果耳垢已经比较多了,形成了团状,像个塞子一样塞在耳朵里面,就需要带孩子到医院,请医生帮助清理。
1、时刻保持患儿耳朵清洁
应注意保持患儿外耳道及耳前皮肤的清洁,如果有脓性分泌物,要及时清理。
2、正确滴药
滴药前应将耳道拉直,以便药液顺利流入耳道。滴入药液后,要用手指轻压孩子的耳屏数次,使药液到达患处。滴药时让患儿侧卧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偏斜,然后进行滴药。
3、应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由于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为患儿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及青霉素族,切不可盲目乱用抗菌药物,给药途径多选择静脉点滴。
4、滴药时注意药温
药液温度要与体温相近,如果药液过冷的话,应该稍稍加温,以免孩子在药液滴入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5、注意患儿病情发展
如果患儿经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分泌物多且脓有恶臭,耳后红肿疼痛,说明有可能合并乳突炎,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