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育儿导航> 1-3岁> 幼儿教育> 进入孩子的童话世界,一把牵回不听话的小倔牛!

进入孩子的童话世界,一把牵回不听话的小倔牛!

2016年03月16日 14:09 阅读次数:424
亲子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孩子无法理解、不愿理解你说的话,那么沟通无效。作为父母应该用孩子愿意接受的语言和沟通方式,不仅实现了让孩子“听话”的目的,还让亲子关系更加密切。这种简单实用的方法,或许能给各位家长带来一些启发。


进入孩子的童话世界,一把牵回不听话的小倔牛!

通常,随着孩子年龄逐步增长,TA的自主意识会越来越强,也会在很多事情上开始越来越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相应,在亲子日常互动中,父母会明显的感受到孩子日渐变得“不听话”,从最初弱弱的“不”,逐渐到坚定的“我不想……我想……”,为此,很多家长颇为苦恼。其实,家长与孩子沟通互动,出现抵触、甚至抗拒情绪,再正常不过,这时要做的是及时正确把握孩子的反应与内在需求,切不可想当然地坚持己见,更不要喋喋不休地自说自话。在此,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最近刚发生在我和儿子之间的小故事。

周六下午,带儿子看了一场他盼望已久的托马斯小火车大电影。观影回到家,儿子意犹未尽地把自己所有的“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的小火车、轨道、车站都翻腾了出来玩了起来,一边摆弄着小火车,一边嘴里叨咕叨咕着电影情节。

眼看睡觉时间快到了,我按照约定提醒儿子,“还有10分钟,就该睡觉了!”

儿子在继续他的故事,完全不理会我。听起来,他的故事正进展得如火如荼。

10分钟到了。我再次催儿子收拾玩具,准备睡觉。得到的反馈是——从无声拒绝到直接抵抗。“你们也不陪我玩,我才刚开始玩呢,我一点都不困。”说完埋头自顾自地继续玩儿。

好小子!一句话表达了三层意思,首先找出我们的责任缺失,其次表达玩的时间太短的客观原因,最重要的是表明自己继续玩的自身条件和个人意愿。我一时语塞,心想这时如果直接硬拽他走,结果想都不用想,儿子肯定一百个不愿意,互相较劲,然后不仅是耗费了时间且搞坏了睡觉前的心情。

儿子的话、下午的电影的一些桥段突然进入我的脑海。于是,我坐到儿子边上,看着他摆弄的小火车,模仿着胖总管的声音说道,“托马斯,你今天的工作都做完了吗?”

儿子看我坐下来跟他玩,刚才催促带来的烦恼明显一下子没了。他认真地扮演着托马斯回答我的问题。经过几个回合的场景对话,我想可以切入正题了。于是我继续角色扮演说道,“托马斯,今天的任务都做完了,而且干的漂亮!不过,你看看你的车头都脏了,烟囱也集满烟尘,你现在需要去机房好好清洗清洗。”

1 2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