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育儿导航> 1-3岁> 幼儿教育> 你的好心维护,可能伤到孩子自尊

你的好心维护,可能伤到孩子自尊

2016年03月11日 10:22 阅读次数:322
孩子们之间相处有孩子自己的相处方式,做父母的无需过多干预,作为父母只要在孩子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引导孩子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协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但是,如果父母维护弱势一方的方式不当,那么就可能给孩子带来新的伤害。
1

“他画得真难看”

在一堂艺术试讲课上,新来的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了一个故事,然后请大家创作一个故事中的形象。在将孩子们的作品收上来之后,老师一张一张给孩子们做展示。当展示到某个小朋友的画时,下面有个孩子突然发话了:“老师,我觉得他画得真难看!”

老师立刻对这个孩子的评价做出了反应:“不能这么说别人的画,别人听了会很伤心的。”

“就是很难看!”那个孩子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引发了更多的共鸣,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进来:“是啊,老师,确实太难看了!”

“我觉得他画得挺漂亮的!”老师担心那幅画的作者因为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奚落”而难过,立刻挺身维护。

可是,孩子们对这副画的“奚落”并没有停止,而那个被“奚落”的孩子显得越来越委屈,几乎就要哭出声来了。

“不能这么说小朋友,小朋友之间要友好!一定要尊重别人!”老师情急之下脱口而出。结果,那个率先说画难看的孩子脸上立刻蒙上了一层阴影,而那副画的小作者也没有因此而开心起来。

“好了好了!大家安静!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我们去洗洗手,准备吃饭了!”老师没了主张,借着吃饭来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一听说要吃饭了,孩子们才把画的事件抛到一边,搬开椅子往外走。离开教室之后,小朋友们立刻叽叽喳喳说起话来,仿佛刚才的事情从来就没发生过。

2

他们真的在奚落他吗

实际上,每个孩子在观察事物的时候,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看到一些特别的东西,那是他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并没有什么恶意。因此,无论他们的看法是否符合成人心目中的那些原则,这个看法本身是没有什么错的。只有当我们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事情时,才会觉得它存在某些问题。

在上面的事例中,那个率先评价画“难看”的孩子其实并没有恶意。也许他心目中的“难看”就是那个样子,也许他只是突然发现这副画的某个缺点,又或者他仅仅是觉得好玩。总之,孩子很难隐瞒自己的想法,他怎么想,通常就会怎样表达出来,一般不会考虑这个表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除非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习得了太多相关的察言观色的经验,那样才会对自己的想法遮遮掩掩,或者学着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至于那些跟着起哄的孩子,就更没有恶意了。对孩子们来说,起哄是很好玩的一种游戏,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们都会“人来疯”。只要有人发起“不太寻常”的事情,他们通常都会很热烈地响应。

3

孩子的争端无处不在

这起画画事件发生在幼儿园,看起来似乎与家庭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事实上,即便在家里,只要2个以上的孩子凑到一起,类似的冲突就会不断发生,而且往往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把饼干扔地上了!”“他又抓了小狗的尾巴了!”“他穿着鞋爬沙发上去了!”“他不应该这么看书,应该按顺序翻书!”“他没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类似的小事都是争端发生的导火索,一旦导火索点燃,接着响起的可能就是无休止的哭闹声。

孩子们之间之所以经常发生这类的冲突,主要源于他们彼此感受不同、习得的规则有差异、互相嫉妒、争夺父母的爱、获得他人的认同、吸引他人注意、不懂恰当的沟通方式等。只要有其中的一项诱因存在,即便他们刚刚还玩得好好的,也可能在突然之间就爆发冲突。

4

错误的维护导致更多伤害

当孩子们之间发生矛盾时,总会有一方显得比较弱势。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想去维护弱势的一方。当某个孩子“欺负”另一个孩子时,我们会想当然地认定要严肃处理,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以为这样就可以纠正那个“欺负人”的孩子的行为,同时也能保护那个“受欺负”的孩子的心灵。但是,这样的方式不见得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结果。大量的事实表明,如果没有成人的参与,即便孩子们在游戏时发生了争执,在打闹过之后,他们自己很快就可以恢复过来,并重新进入下一轮的游戏。而成人不恰当的参与,反而可能引导孩子的游戏走偏。

另外,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小伙伴们之间发生争端原本就很正常,正是在处理这些争端的过程中,他们才习得了社会交往的原则,学会了以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人相处。不管孩子的方式是怎样的,那都是最适合他们的方式,我们没有必要以成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这一切。即便成人不参与他们的争端,他们也会懂得以更好的方式去调整自己,让自己更好地融入环境、适应环境。

因此,当孩子们出现争端的时候,成人最好不要轻易下什么结论。就拿前面提到的画画事件来说,实际上孩子们并没有恶意,既然没有恶意,老师以那样的方式去制止他们就毫无必要了,反而还导致了更多的问题。

首先,老师以那样的方式制止大家起哄,否定了那个说“画得难看”的孩子的感受,如果这个孩子总是处在这样的否定之中,他以后就会对自己的感受产生怀疑,不敢再大胆地表达自己。

其次,老师的批评给起哄的孩子们贴上了一个“不尊重别人”的标签,这个标签将这些孩子归到了“坏孩子”的行列,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会认可“自己是坏孩子”的身份,

再次,老师的制止让那个被评价的孩子意识到自己确实受到了奚落,反而加重了他的挫败感。如果没有老师对其他孩子的批评,也许他只会觉得“画得难看”是件很好玩的事,或者即便他觉得这件事情给自己带来了伤害,但是如果老师不肯定这种伤害,而是想办法以别的方式来引导,那么他的受伤心理就可能减弱甚至消失。

5

恰当处理孩子的争端

依然以上述画画事件为例,如果老师能换一种方式来处理孩子们之间的争端,那就可能皆大欢喜了:

在听到孩子说“我觉得他画得真难看”之后,老师并不批评说这句话的孩子,反而平静地给出了回应:“是吗?你觉得难看吗?我觉得这副画得很有意思,如果让我画,我可画不出来,你们能画出这样有意思的画吗?”

如果老师这样来回应,也许小朋友们就会争相去画“难看”的画了。于是,他们关注的重心就会被转移,那个被评价为“画得难看”的孩子也因为老师的恰当处理而找回面子,自然就不会因为被“奚落”而沮丧,相反,他还会因为画出被关注的画而觉得很开心。另外,那个首先评价“画得难看”的孩子同样得到了认可,也不会有受伤的感觉,这不就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了吗?

即便老师的上述回应没有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也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反应继续评价这幅画或者做些其他引导:“你们看,这副画主要是用红色、绿色(停顿一下,等孩子们自己观察,让他们自己说出更多的颜色)画出来的,红色比较少,只是点缀了一下,绿色比较(再停顿一下,等孩子们来判断是多还是少)多,紫色和黄色不多不少,刚刚好,我觉得颜色搭配很不错呢!”

在经过老师这样一番回应之后,孩子们之间的争端自然就消除了。并且,他们还会因为这样一个小事件而引发出更多的游戏活动,以后在类似这样的活动中,他们也会明白可以通过更好的方式来评价小伙伴的行为。

当孩子们之间出现争端时,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认真琢磨双方的真实想法,把他们彼此的情绪都表达出来。只要孩子们的情绪表达出来了,他们的内心就会因为获得了父母的理解而平静很多。如果我们能够不偏不倚,放弃那些成人既有的价值观,充分理解孩子们的情绪,然后根据他们的想法顺势进行一些引导,教育的意义就能以更加丰富的方式得以呈现。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