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食指桡侧(近拇指一侧),自指尖至虎口(食指与拇指在手掌部衔接处)成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为清,称清大肠;反之为补,称补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的方向是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这与补泻有关,方向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一定要看仔细。
位置: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手法:捏法——常用于脊背部,又称捏脊法。拇指在后,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时用力拿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缓缓前移。
手法:以肚脐为圆心,用手掌或者食中指指端顺时针方向在宝宝的肚子上缓缓转圈。
这个手法与宝宝刚出生时揉肚子治疗腹绞痛的手法一样,能加速肠蠕动,帮助排便。
手法:用拇指或食、中二指面自上向下从宝宝腰部最低点的凹陷处推至尾椎骨。这个穴位能泻热通便,是治便秘相当有效的一个方法。
手法:用手顶住宝宝尾骨最下端,力度适中的往上按揉,这是一个具有双向调整作用的智能穴,便秘的时候按揉这个穴位能通便,腹泻时按摩这个穴位却能止泻。
1、妈妈要营养均衡
如果母乳喂养的宝宝便秘,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母乳不足,这时妈妈就要多吃些催奶的食物,如豆腐鲫鱼汤、猪脚黄豆汤等,或者为宝宝及时补充配方奶;另一个原因是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过多,妈妈要保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多喝水或粥,汤要适量,控制蛋白质的含量,宝宝的便秘情况就会马上好转。
2、多喝水
人工喂养的宝宝比较容易引起便秘,因为奶粉含酪蛋白、钙盐较高,不易消化;并且添加了各种营养素,有些宝宝的肠胃不适应,引起便秘。针对这种情况,妈妈注意不要把奶粉冲得太浓;可以在两顿奶间给宝宝喝些水缓解便秘。
3、适当运动
适时增加宝宝的运动量有助于加强宝宝的肠胃蠕动,防止便秘。
4、帮助宝宝通便
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可以利用一些“道具”帮宝宝通便,如将肥皂、萝卜削成细细的条状,分别用水和盐水浸泡后插入宝宝的肛门,可以促进排便。
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新生儿由于排便机制未发育成熟,所以无法定时排便,常常要大便积多,直肠壁的神经感受到膨胀压力,引发反射性的排除,这就是有些婴儿几天才大便一次的原因。吃母乳的宝宝,由于母乳吸收较完全,大便量较少,有些婴儿反而会好几天才排一次便。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