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后出血或感染,嵌顿性外疝或内疝。
2、嵌顿性外疝或内疝。
3、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
4、肠外肿瘤或腹块压迫。
1、治疗要点:
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兼顾。对症治疗要点是纠正由肠梗阻所致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改善梗阻上端肠段的血液循环,同时控制感染。中医中药、针灸治疗有一定疗效。
2、治疗方法:
(1)继发性肠梗阻:应针对原发病给以治疗。一般均采用非手术疗法如禁食、胃肠减压、针刺足三里、合谷、灸中脘、关元穴,肾囊封闭可以预防严重腹胀。
(2)无机械性肠梗阻:可应用大量新斯的明(0.045~0.060mg/kg)促进肠蠕动。肛管排气,小量2%肥皂水或小量3%盐水灌肠等刺激结肠活动,也有助于减轻腹胀。静脉营养对各类动力性肠梗阻病儿非常重要。
(3)假性肠梗阻:患儿胃肠道运动可以随营养状况的好转而改善,随着营养不良的发展而恶化。营养支持的目的是使患儿能够正常发育,减少并发症,尽可能的缓解症状。某些患儿需部分或全部胃肠外营养。
(4)其他:如怀疑腹腔内有外科情况,或经非手术疗法腹胀仍不改善,并且结肠已完全空瘪时,则应考虑剖腹探查。根据患儿情况及手术当时所见,给以腹腔引流、肠系膜封闭或肠减压、肠造瘘术。
1、饮食:
肠梗阻者应禁食,待梗阻缓解后12小时方可进少量流食,但忌甜食和牛奶,以免引起肠胀气,48小时后可试进半流食。
2、胃肠减压:
以减轻腹痛、腹胀。保持减压通畅,做好减压期间相关护理。
3、解痉、止痛:
单纯性肠梗阻可应用阿托品类解痉药缓解疼痛,禁用吗啡类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而延误诊断。
4、液体疗法的护理:
保证输液通畅,记录24小时出、入液体量,观察水、电解质失衡纠正情况等。
5、防治感染和中毒: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以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症状。
6、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时发现绞窄性肠梗阻的体征。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到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1)腹痛:发作急剧,起始即为持续性腹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腹痛。肠鸣音可不亢进。
(2)呕吐:早、剧烈而频繁。
(3)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限性隆起或触及压痛性包块(胀大的肠袢)。
(4)有明显的腹膜刺激症,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
(5)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6)腹部X线检查:见到孤立、固定的肠袢,且不受体位、时间的影响。
(7)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而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相关文章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