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找找小动物的游戏、跑一跑跳一跳、看看图说说话……通过认知测试、逻辑推理游戏、回答问题、在操场上运动等办法进行测试,了解幼儿在认知、语 言、社会性情绪、运动能力方面的发展情况。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中国福利会和上海宋庆龄儿童发展中心组织研究人员,在上海10个区县对7347名3至6岁学 龄前儿童进行一对一的调查测试,利用从每名幼儿身上采集到的近300项评估数据,对上海幼儿发展状况作出评估。
这项调查的研究成果日前发布,部分内容被媒体以“智体美劳,女孩全线领跑”、“上海娃娃比较乖”等标题进行报道,引起学前教育界和家长的关注。
作为国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发布的首个区域性的大型调查,此项调查的意义不容小视。本报记者近日就此项调查对幼儿成长的相关性和指导性进行了采访。
通过客观数据了解幼儿发展状况、弄懂幼儿需要什么,才是推进幼儿发展最至关重要的。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吴荷芬和张蕴告诉记者:报告陈述的想法都是 开放式的,并非“定论”。作为第三方研究机构,通过数据采集来客观理性分析幼儿发展,正是旨在引发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与讨论。
幼儿逻辑推理、语言能力随年龄不断增强,但有最近发展区,也可能存在“快速区”。
“就近”最好 “插队”、“抢跑”意义不大
中班之后,幼儿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变快。
提前识字、超常学习,对幼儿是否可行?从上海此份调查报告中,记者看出:幼儿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自有其发展序列,“插队”、“抢跑”,其最终价值都不大。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最重要,找准孩子成长的最近发展区,“就近”游戏和学习最好。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