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教育下姐弟出走 父母该如何反思
据报道,近日一名13岁的初一女生小荣带着年仅6岁的弟弟小宇,第二次离家出走,让迷信“棍棒教育”的父母在伤心欲绝的同时,也对自己以往的教育方式陷入了无尽的悔恨和反思中。
“只有经历了失去儿女的痛苦,我们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心如刀割、什么叫伤心欲绝;也才知道什么升学压力、出人头地,一切真的都是浮云。”出走孩子的父亲谈世文说,他很认同教育专家的说法,“不要把上一代人的梦想和意识,盲目强加到儿女身上,逼迫孩子们去千篇一律地成长成才,更应在望子成龙的期待中关切孩子的心态是否健康、成长是否快乐———只有切身经历了,我们当父母的,才彻底开窍了、醒豁了———我希望我们这次家庭危机,能给其他家长带来一些警醒。”
“其实,女儿也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谈世文夫妇说,比如女儿的生存自理能力以及女儿的责任心———据弟弟小宇说,不论走到哪里,姐姐总是牵着他的手;每次获得别人关照的零食,姐姐总是先分给他吃。“老师说得对,孩子是在鼓励中进步,我们以前的教育太片面、太急于求成了。”
专家:成才不是千篇一律,要多看孩子的闪光点
对于姐弟俩的平安回家,同样关注此事的教育专家、重庆工商大学教师余虹表示,很欣慰孩子能平安回家,也很欣慰孩子的父母能及时转变心态,用“润物无声”的方法去抚平这段波折。
余虹认为,像小荣这种处于青春叛逆期、又很有主见、且有过两次出走经历的孩子,虽然目前回来了,但并不代表她“不会再走”;倘若此时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追究女儿去向或有无说谎,无异于火上浇油,倒不如睁只眼闭只眼的柔性处理,让女儿慢慢释怀,感受到父母的包容爱护。
“成才不是千篇一律,多看孩子的闪光点。”余虹建议,在今后的家庭相处中,父母更应放低身段、降低年龄,多花时间和精力去感受孩子的变化,尽量用孩子的眼光和心态去看事情,感受孩子的兴趣所在,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让其个性化、良性化发展。而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把关的原则性问题,树立孩子正确的道德是非观念———成才先成人。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